表1 單金屬及多層鍍覆及化學后處理的通用標識
基本信息 | 鍍覆方法 |
本標準號 | |
/ | |
基體材料 | |
/ | |
底鍍層 | 底鍍層 |
最小厚度 | |
底鍍層特征 | |
中鍍層 | 中鍍鍍層 |
最小厚度 | |
中鍍層特征 | |
面鍍層 | 面鍍層 |
最小厚度 | |
面鍍層特征 | |
后處理 | |
注:典型標識示例,電鍍層 GB/T 9797-Fe/Cu20a Ni30b Cr mc(見5.1) 鍍覆標識順序說明: a) 鍍覆方法應用中文表示。為便于使用,常用中文:電鍍、化學鍍、機械鍍、電刷鍍、氣相沉積等表示。 b) 本標準號為相應鍍覆層執行的國家標準號、或者行業標準號;如不執行國家或行業標準則應標識該產品的企業標準號,并注明該標準為企業標準,不允許無標準號產品。 c) 標準號后連接短橫杠 “ - ”。 d) 基體材料用符號表示,見表2常用基體材料的表示符號。對合金材料的鍍覆必要時還必須標注出合金元素成分和含量。 e) 基體材料后用斜杠“ / ”隔開。 f) 當需要底鍍層時,應標注底鍍層材料、最小厚度(單位為 μm),底鍍層特征有要求時應按典型標識(見第5章)規定注明底鍍層特征符號,如無特征要求,則表示鍍層無特殊耍求,允許省略底鍍層特征符號。 對合金材料的鍍覆必要時還必須標注出合金元素成分和含量。如果不需底鍍層,則不需標注。 g) 當需耍中鍍層時,應標注中鍍層材料、最小厚度(單位為μm),中鍍層特征有要求時應按典型標識(見第 5 章)規定注明中鍍層特征符號,如無特征要求,則表示鍍層無恃殊要求,允許省略中鍍層特征符號。對合金材料的鍍覆必要時還必須標注出合金元素成分和含量。如果不需中鍍層,則不需標注。 h) 應標注面鍍層材料及最小厚度標識。 面鍍層特征有要求時應按典型標識(見第 5 章)規定注明面鍍層特征符號。對合金材料的鍍覆必要時還必須標注出合金元素成分和含量。如無特征要求,則表示鍍層無特殊要求,則應省略鍍層特征符號。 i) 鍍層后處理為化學處理、電化學處理和熱處理,標注方法見典型標識規定(見第 5 章)。 必要時需標注合金鍍層材料的標識,二元合金鍍層應在主耍元素后面加括弧標注主要元素含量,并用一橫杠連接次要元素,如:Sn(60)-Pb表示錫鉛合金鍍層,其中錫質量含量為60%;合金成分含量無需標注或不便標注時,允許不標注。三元合金標注出二種元素成分的含量,依次類推。 |
表2 常用基體材料的表示符號
材料名稱 | 符號 |
鐵、鋼 | Fe |
銅及銅合金 | Cu |
鋁及鋁合金 | Al |
鋅及鋅合金 | Zn |
鎂及鎂合金 | Mg |
鈦及鈦合金 | Ti |
塑料 | PL |
其他非金屬 | 宜采用元素符號或通用名稱英文縮寫 |
5.1 金屬基體上鎳+鉻和銅+鎳+鉻電鍍層標識
金屬基體上鎳+鉻、銅+鎳+鉻電鍍層的標識見GB/T 9797標識的規定。 鍍層特征標識見表3,非典型標識參見GB/T 9797,典型標識示例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GB/T 9797-Fe/Cu20a Ni30b Cr mc
該鍍覆標識表示,在鋼鐵基體上鍍覆20μm 廷展并整平銅+30μm 光亮鎳+0.3μm 微裂紋鉻的電鍍層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9797-Cu/Ni25b Cr mp
該鍍覆標識表示,在銅合金基體上鍍覆25μm 半光亮鎳+0.3μm 微孔鉻的電鍍層標識。
表3 銅、鎳、鉻鍍層特征符號
鍍層種類 | 符號 | 鍍層特征 |
銅鍍層 | a | 表示鍍出延展、整平銅 |
鎳鍍層 | b | 表示全光亮鎳 |
p | 表示機械拋光的暗鎳或半光亮鎳 | |
s | 表示非機械拋光的暗鎳,半光亮鎳或煅面鎳 | |
d | 表示雙層或三層鎳 | |
鉻鍍層 | r | 表示普通烙(即常規鉻) |
mc | 表示微裂紋鉻 | |
mp | 表示微孔鉻 | |
注:mc微裂紋鉻,常規厚度為0.3μm。某些特殊工序要求較厚的鉻鍍層(約0.8μm)。在這種情況下,鍍層標識應包括最小局部厚度,如:Cr mc(0.8)。 |
5.2 塑料上鎳+鉻電鍍層標識
塑料上鎳+銘 、銅+鎳+鉻電鍍層的標識見GB/T 12600標識的規定,鍍層特征標識見表3。標識示例及說明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GB/T 12600-PL/Cu15a Ni10b Cr mp(或mc)
該鍍覆標識表示,塑料基體上鍍覆15μm延展并整平銅+10μm光亮鎳+0.3μm微孔或微裂紋鉻的電鍍層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12600·PL/Ni20dp Ni20d Cr mp
該鍍覆標識表示,塑料基體上鍍覆20μm延展鎳+20μm雙層鎳+0.3μm微孔鉻的電鍍層標識。
注:dp表示從專門預鍍溶液中電鍍廷展性柱狀鎳鍍層。
5.3金屬基體上裝飾性鎳、銅+鎳電鍍層標識
金屬基體上鎳、銅+鎳電鍍層的標識見GB/T 9798標識的規定,鍍層特征標識見表3。標識示例及說明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GB/T 9798-Fe/Cu20a Ni25s
該鍍覆標識表示,鋼鐵基體上鍍覆20μm延展并整平銅+25μm緞面鎳的電鍍層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9798-Fe/Ni30p
該鍍覆標識表示,鋼鐵基體上鍍覆30μm半光亮鎳的電鍍層標識。
5.4 鋼鐵上鋅電鍍層、鎘電鍍層的標識
鋼鐵基體上鋅電鍍層、鎘電鍍層的標識見GB/T 9799和GB/T 13346標識的規定。標識中有關電鍍鋅、鎘電鍍層化學處理及分類符號見表4。標識示例及說明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GB/T 9799-Fe/Zn 25 c1 A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基體上電鍍鋅層至少為25μm,電鍍后鍍層光亮鉻酸鹽處理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13346-Fe/Cd 8 c2C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基體上電鍍鎘層至少為8μm,電鍍后鍍層彩虹鉻酸鹽處理。
表4 電鍍鋅和電鍍鉻后鉻酸鹽處理的表示符號
后處理名稱 | 符合 | 分級 | 類型 |
光亮鉻酸鹽處理 | c | 1 | A |
漂白鉻酸鹽處理 | B | ||
彩虹鉻酸鹽處理 | 2 | C | |
深處理 | D |
5.5 工程用鉻電鍍層標識
工程用鉻電鍍層的標識見GB/T 11379的規定。 標識中工程用鉻鍍層特征符號見表5。為確保鍍層與基體金屬之間的結合力良好,工程用鉻在鍍前和鍍后有時需耍熱處理。鍍層熱處理特征符號見表6,熱處理特征標識見GB/T 11379。標識示例及說明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CB/T 11379-Fe//Cr50hr
該標識表示,在低碳鋼基體上直接電鍍厚度為50μm的常規硬鉻(Cr50hr)電鍍層的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11379-Fe/[SR(210)2]/Cr50hr/[ER(210)22]
該標識表示,在鋼基體上電鍍厚度為50μm的常規硬鉻電鍍層,電鍍前在210℃下進行消除應力的熱處理2h,電鍍后在210℃下進行降低脆性的熱處理22h。
注1:鉻鍍層及面鍍層和底鍍層的符號,每一層之間按鍍層的先后順序用斜線(/)分開。 鍍層標識應包括鍍層的厚度(以微米計)和熱處理要求。工序間不作要求的步驟應用雙斜線(//)標明。
注2:鍍層熱處理特征標識,例如:[ SR(210)1 ]表示在210℃下消除應力處理1h。
表5 工程用鉻電鍍層特征符號
鉻電鍍層的特征 | 符 號 |
常規硬鉻 | hr |
混合酸液中電鍍的硬鉻 | hm |
微裂紋硬鉻 | hc |
微孔硬鉻 | hp |
雙層鉻 | hd |
特殊類型的鉻 | hs |
表6 熱處理特征符號
熱處理特征 | 符 號 |
表示消除應力的熱處理 | SR |
表示降低氫脆敏感性的熱處理 | ER |
表示其他的熱處理 | HT |
5.6 工程用鎳電鍍層標識
工程用鎳電鍍層的標識見GB/T 12332 的規定。標識中工程鎳鍍層類型、含硫量及延展性標識見表7。為確保鍍層與基體金屬之間的結合力良好,工程用鎳在鍍前和鍍后有時需要熱處理。 鍍層熱處理特征符號見表6。標識示例及說明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GB/T 12332-Fe//Ni50sf
該標識表示,在碳鋼基體上電鍍最小局部厚度為50μm、無硫的工程用鎳電鍍層的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12332-Fe/[SR(210)2]/Ni25sf/[ER(210)22]
該標識表示,在高強度鋼基體上電鍍的最小局部厚度為25μm、無硫的工程用鎳電鍍層,電鍍前在210℃下進行消除應力的
處理2h,電鍍后在210℃下進行降低脆性的熱處理22h。
注:鎳或鎳合金鍍層及底鍍層和面鍍層的符號,每一層之間按鍍層的先后順序用斜線分(/)開。鍍層標識應包括鍍層的以微米計
厚度和熱處理要求。工序間不作要求的步驟應用雙斜線(//)標明。
表7 不同類型的鎳電鍍層的符號、硫含量及延展性
鎳電鍍層的類型 | 符 號 | 硫含量(質量分數)/ % | 延展性 / % |
無硫 | sf | <0.005 | >8 |
含硫 | sc | >0.04 | / |
鎳母液中分散有微粒的無硫鎳 | pd | <0.005 | >8 |
5.7 化學鍍(自催化)鎳磷合金鍍層標識
化學鍍鎳磷鍍層的質量與基體金屬的特性、鍍層及熱處理條件有密切關系(見GB/T 13913 的說明和規定)。所以化學鍍鎳磷鍍層的標識包括4.1規定的通用標識外,必要時還應包括基體金屬特殊合金的標識、基體和鍍層消除內應力的要求、化學鍍鎳-磷鍍層中的磷含量。雙斜線(//)將用于指明某一步驟或操作沒有被列舉或被省略。
化學鍍鎳-磷鍍層應用符號NiP標識,井在緊跟其后的圓括弧中填入鍍層磷含量的數值,然后再在其后標注出化學鍍鎳-磷鍍層的最小局部厚,單位μm。
非典型的化學鍍層的標識參見GB/T 13913,典型標識示例如下,。
示例1:化學鍍鎳-磷鍍層GB/T 13913-Fe<16mn>[SR(210)22)/NiP(10) 15/Cr0.5[ER(210)22)
該標識表示,在16Mn鋼基體上化學鍍含磷量為10%(質量分數),厚15μm的鎳-磷鍍層,化學鍍前耍求在210℃溫度下進行22 h的消除
應力的熱處理,化學鍍鎳后再在其表面電鍍0.5μm厚的鉻。最后在210℃溫度下進行22 h的消除氫脆的熱處理。
示例2:化學鍍鎳-磷鍍層GB/T 13913-Al<2b12>//NiP(10)15/Cr0.5//
該標識表示,在鋁合金基體上鍍覆與例1相同的鍍層,不需要熱處理。
5.8 工程用銀和銀合金電鍍層標識
工程用銀和銀合金電鍍層的標識見ISO 4521標識的規定。貴金屬鍍層常用厚度見表8。非典型標識參見ISO 4521,典型標識示例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ISO 4521-Fe/Ag10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金屬基體上電鍍厚度為10μm的銀電鍍層的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ISO 4521-Fe/Cu10 Ni10 Ag5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金屬基體上電鍍厚度為10μm銅電鍍層+10μm鎳電鍍層+5μm的銀電鍍層的標識。
5.9 工程用金和金合金電鍍層標識
工程用金和金合金電鍍層的標識見ISO 4523標識的規定。如果需要表示金的金屬純度時,可在該金屬的元素符號后用括號( )列出質
量百分數,精確至小數點后一位。貴金屬鍍層常用厚度見表8,標識示例及說明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ISO 4523-Fe/ Au(99.9)2.5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金屬基體上電鍍厚度為2.5μm純度為99.9%的金電鍍層的標識。
示例2:電鍍層ISO 4523-Fe/Cu10 Ni5 Au1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金屬基體上電鍍厚度為10μm銅鍍層,再電鍍厚度為5μm鎳鍍層后,電鍍1μm的金電鍍層的標識。
注1:關于金合金的定義及標識見ISO 4523。
注2:必要時,銀和銀合金鍍層的厚度也可采用2μm的倍數。
表8 銀和銀合全鍍層 、金和金合金鍍層常用厚度 (單位為微米)
銀和銀合金鍍層厚度 | 金和金合金鍍層厚度 |
2 | 0.25 |
5 | 0.5 |
10 | 1 |
20 | 2.5 |
40 | 5 |
/ | 10 |
5.10 金屬基體上錫電鍍層、錫-鉛電鍍層、錫-鎳合金電鍍層標識
金屬基體上錫電鍍層、錫-鉛電鍍層、錫-鎳合金電鍍層的表面特征在某些情況下與鍍層的使用要求有關(見GB/T 12599、GB/T 17461、
GB/T 17462的說明)。錫和錫合金電鍍層的標識應包括鍍層表面特征內容(見表9),合金電鍍層應在主要金屬符號后用括號標注主要元素的
含量。非典型標識參見 GB/T 12599 、GB/T 17461 、GB/T 17462,典型標識示例如下:
示例1:電鍍層GB/T 12599-Fe/Ni2.5 Sn5 f
該標識表示,在鋼或鐵基體金屬上,鍍覆2.5μm鎳底鍍層+5μm錫鍍層,鍍后應用熔流處理。
示例2:電鍍層GB/T 17461-Fe/Ni5 Sn60-Pb 10f
該標識表示,在鋼鐵基體上,鍍覆5μm鎳底鍍層+10μm公稱含錫量為60%(質量比)的錫-鉛鍍層,并且鍍后經過熱熔處理的錫-鉛合金
電鍍層。
表9 錫和錫合金鍍層表面特征符號
鍍層表面特征 | 符 號 |
無光鍍層 | m |
光亮鍍層 | b |
熔流處理的鍍層 | f |